考研幫 > 政治 > 復習經(jīng)驗

2015考研政治:政治沖刺之毛澤東重要觀點大全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人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第一次結合”,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經(jīng)過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探討,初步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的開始。

  第一、萌芽時期著作(國民大革命時期)
  (1)1926年9月《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提出“農民問題乃是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
  (2)1925年12月《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1926年《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
  (3)1929年12月《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針對黨和紅軍中存在的種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及其危害,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強調黨員不但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要經(jīng)常注意用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提出要“教育黨員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黨員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勢的分析和階級勢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觀主義的分析和估量”,“使黨員注意社會經(jīng)濟的調查和研究,由此來決定斗爭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第二、開始形成時期著作(土地革命時期)
  (1)1928年10月《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1928年11月《井岡山的斗爭》:明確地指出以農業(yè)為主要經(jīng)濟的中國革命,以軍事發(fā)展暴動,是一種特征;同時還科學地闡述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武裝斗爭與根據(jù)地建設這三者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分析了處于白色政權包圍環(huán)境中,農村革命根據(jù)地政權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因和條件,提出“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思想。
  (2)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篇文章回答了“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初步形成以鄉(xiāng)村為中心,先在農村建立和發(fā)展紅色政權,待條件成熟時再奪取全國政權的思想。提出了黨把工作重心有城市轉入鄉(xiāng)村。
  (3)1930年5月《反對本本主義》:是黨內第一篇反對教條主義的文獻。第一次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第一次提出“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標志黨“獨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基本形成了明確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

  第三、成熟時期著作(抗日戰(zhàn)爭時期)
  (1)1937年7月至8月《實踐論》、《矛盾論》:揭露和批評了黨內主觀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錯誤,深入論證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地闡述了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為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奠定理論基礎。
  (2)1938年5月至6月《論持久戰(zhàn)》:第一、科學地預測了抗日戰(zhàn)爭的發(fā)展進程,即抗日戰(zhàn)爭將經(jīng)過戰(zhàn)略防御、戰(zhàn)略相持、戰(zhàn)略反攻三個階段。其中,戰(zhàn)略相持階段,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取得最后勝利的最關鍵的階段。第二、批判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第三、分析了中日雙方矛盾的四個特點。一方面,日本是強國,中國是弱國,強國弱國的對比,決定了抗日戰(zhàn)爭只能是持久戰(zhàn)。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國,發(fā)動的是退步的、野蠻的侵略戰(zhàn)爭,在國際上失道寡助;而中國是大國,進行的是進步的、正義的反侵略戰(zhàn)爭,在國際上得道多助。
  (3)1938年11月《論新階段》: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作了《論新階段》的報告,第一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
  (4)1939年10月《〈共產黨人〉發(fā)刊詞》:第一次明確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重大問題,第一次把黨的建設稱為“偉大的工程”。第一次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經(jīng)驗,提出黨在革命中的三大法寶(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作出了黨的建設“同黨的政治路線密切地聯(lián)系著”的著名論斷。第一次提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指出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兩個基本特點;是中國革命的兩個武器,黨組織是掌握這兩個武器的英勇戰(zhàn)士。
  (5)1939年12月《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義以及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兩個科學概念。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論述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問題,提出革命對象、革命動力;強調認清中國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依據(jù)”。第一次提出“所謂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就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6)毛澤東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的主要著作:1941年5月《改造我們的學習》對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作了馬克思主義的界定。1942年2月《整頓黨的作風》、1942年2月《反對黨八股》。整風運動在全黨范圍普遍展開。
  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心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延安整風運動的方針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
  (7)1940年1月《新民主主義論》:指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綱領,論述了“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國體、政體。
  (8)1945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作了《論聯(lián)合政府》的報告:第一次概括了我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提出了生產力標準:“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xiàn)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于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fā)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由各黨各派組成“民主聯(lián)合政府”的主張。

  第四、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解放戰(zhàn)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
  (一)解放戰(zhàn)爭時期
  (1)1947年12月《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jīng)濟綱領:①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②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③保護民族工商業(yè);④提出土改中必須注意的兩個原則:一是必須滿足貧農雇農的要求;二是必須堅決地團結中農,不要損害中農的利益。
  (2)1948年4月《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
  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第一次把官僚資本主義、官僚資產階級列為中國革命的對象和敵人,第一次有了“三大對象、三座大山、三大敵人”的說法。第一次提出土地改革的總路線:“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3)1949年3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
  說明在全國勝利局面下,黨的工作中心必須由鄉(xiāng)村轉到城市,必須把恢復和發(fā)展生產作為黨的中心任務。估計了中國人民民主革命勝利后國內外的階級斗爭的新形勢,提醒全黨務必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警惕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
  (4)1949年6月《論人民民主專政》:完整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科學闡明新中國國家政權的性質及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與相互關系,進一步完善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總結中國民主革命勝利基本經(jīng)驗,“總結我們的經(jīng)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jīng)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指出“我們現(xiàn)在的方針是節(jié)制資本主義,而不是消滅資本主義”。提出新中國在外交上必須實行一邊倒,即倒向社會主義一邊。
  (二)新中國成立后
  (1)1956年4月《論十大關系》:毛澤東作《論十大關系》的報告。主要內容有:第一、提出了“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的基本方針。第二、提出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第三、正確處理重工業(yè)、輕工業(yè)、農業(yè)的關系,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第四、文化建設的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論十大關系》是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探索的標志,成為全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先聲。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經(jīng)濟方面(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為中共八大的召開作了理論準備。
  (2)1957年2月《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在擴大的最高國務會議上發(fā)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闡明社會主義社會的重大理論問題。主要內容有:第一、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矛盾。第二、明確提出了社會基本矛盾的概念,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創(chuàng)造性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發(fā)展,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第三、提出了兩類社會矛盾的學說,闡明了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的方針和方法。主要有:在政治思想領域,實行“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在物質利益分配方面,實行“統(tǒng)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對科學文化領域里的矛盾,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對于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矛盾,實行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前提下的“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第四、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關于"最后階段,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_備考經(jīng)驗_考研幫"15名研友在考研幫APP發(fā)表了觀點

掃我下載考研幫

考研幫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會關心:

來考研幫提升效率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