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考研初試分數(shù)已經(jīng)公布,對于分數(shù)不理想的同學來說,回顧考研歷程,思考問題出在哪里非常重要。本篇文章略長,但句句切中要害,作者
作者
黃小書
摘要:2018年考研初試分數(shù)已經(jīng)公布,對于分數(shù)不理想的同學來說,回顧考研歷程,思考問題出在哪里非常重要。本篇文章略長,但句句切中要害,作者詳細剖析了自己一戰(zhàn)考研失利的根本原因和二戰(zhàn)成功的心路歷程,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l(fā)性的思考。
一、考研失敗和生活的三記耳光
我本科是在西北大學上的,專業(yè)是戲劇影視文學。當時每天的主要任務,是看各種各樣的藝術電影和經(jīng)典電影,寫電影評論。我是個十足的“理論控”,沉迷于精神分析、符號學各種晦澀的理論。而寫評論的目的,是為了用看到的各式理論來解釋電影,甚至是自己的生活。
但其實,那時的我并不關注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我只吃食堂,連續(xù)幾天吃同樣的菜。買衣服只會去西安東大街的美邦和以純,從進店到出店,通常不會超過半小時。
我甚至從來都沒有想過,未來究竟要做什么。所以在大三下學期,同學們紛紛去找實習的時候,我只能留在學校不知所措。慌亂中,考研的想法竄上心頭??佳芯烤故鞘裁?,意味著什么,我一無所知。選擇南大而不是其他學校,也只是因為,感覺上好像更喜歡南京。
有一句話說,人生的痛苦,多數(shù)是因為想法太多,行動太慢,而做決定太快。匆匆做下考南大的決定,這幾乎是靠拍腦袋做下的決定,給我?guī)砹艘庀氩坏降耐纯唷?br />
考研,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兒,我對這件事情的難度預計不足。對有些人來說,他們能夠長時間地聚焦于一件事情,通過精細計劃和自律執(zhí)行,自然而然地便實現(xiàn)了目標。但是對當時的我來說,這一切實在是太難了。因為在我大學生涯,太少有那種“通過全力以赴獲得成功回報”的經(jīng)驗。大部分時候,我腦子里總是有很多的想法,但真正執(zhí)行起來的卻很少。
因為做決定太快,我把自己帶入了考研的大坑;更重要的是,在大學的前三年,我沒有積累起完成考研這項任務所需要的基本品質(zhì):選擇前的深思熟慮,明確的目標,細化的可考評的步驟,以及嚴格的執(zhí)行力??梢赃@樣說,本來是依靠邏輯推動的一項任務,我卻用感覺在走。
考研的每一天,我?guī)缀醵际窃诮箲]中度過。到了備考的后半程,我腦子里有個清晰的聲音在對我說:“你考不上了,堅持到底就行。”最終,我向焦慮妥協(xié)。我在QQ空間里寫下“重在參與”的自嘲。
當我在心里放棄考試,似乎也就決定了我這個輕言放棄的人,不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2013年的平安夜,離研究生入學考試只有7天的那個晚上,我在給她的電話里情緒失控,親手把那頭的她送進了永久的沉默,我失去了異地兩年的她。這是生活賞給我的第一個大耳光。帶著這個大耳光,我參加了研究生入學考試。
2014年3月,考研成績公布。我考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分數(shù):354.剛過國家線,但是又十分接近2013年復試最后一名的分數(shù)。原本已經(jīng)放棄的心瞬間被點燃,抱著僥幸心理,日日祈禱能夠進入復試。但故事并沒有朝我想象的方向發(fā)展。2014年復試最后一名的分數(shù)是356,而我,妥妥地跪在了復試的門口。
燃起的點點希望,被瞬間澆滅,生活又抽了我一個大耳光。
故事到這里并沒有結(jié)束。4月的公務員考試,給了我人生最沉重的一擊。在考研成績公布前,我報考了湖南省一省直機關的公務員,前后準備了差不多一個月。我將公務員考試視為證明和救贖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在考試的當天,我犯了一個低級而致命的錯誤。我想當然地以為,省考申論考試時長,與國考一樣都是3個小時,但事實上只有2個半小時。我剛寫完最后一題的首段,考試結(jié)束的鐘聲就已響起。
生活的第三個大耳光打在臉上,不痛,只是兩耳嗡嗡作響,茫然恍惚。
那一天的長沙下著小雨,格外陰冷。我跟著熙攘的人群,向著中南林科大的門口蠕動。我不知道該往哪里去,只是隨著這人流飄蕩。走到林科大的門口,看著韶山南路來往穿梭的汽車,我腦子閃過一個可怕的沖動:沖進去!
這個想法的出現(xiàn),讓我后脊背陣陣發(fā)涼,我竟生出這樣的念頭。緊接著,我的胸口燃起了對自己的極大憤怒。我憤怒于自己竟頹廢至此,一股怒氣從腳底直竄天靈蓋。我拔腿狂奔,在長沙的街頭,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告訴自己:一起都該到此為止了,一切都該到此為止了......
那一天,我踩到了我現(xiàn)有人生的最低點。
二、失無可失,痛定思痛
好兄弟阿東用了兩個詞來描述我當時的狀態(tài):失無可失,一無所有。
2014年4月下旬,春招基本結(jié)束,我沒有再去找其他的工作,也拒絕了哥哥姐姐們介紹的工作機會。我腦子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困惑。我不斷地問自己,我究竟為何會變成今天這樣,在畢業(yè)時如此慘淡。
從4月底到5月上旬,我一個人去華東旅行,從杭州到蘇州,從蘇州到南京。一路上我不停地讀書,不停地寫作,不停地反思。我思考著自己大學生活的脈絡,思考著戀愛關系中的自己。
當我讀到美國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貝爾的《神話的力量:在諸神與英雄的世界中發(fā)現(xiàn)自我》這本書時,我意識到,大學的那個我,其實是一個缺乏“自我”的人。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不知道自己內(nèi)心真正愿意追隨的方向是什么?更可怕的是,我陷在惶惶不可終日的焦慮中,忘記了要走好腳下的路。畢竟,只有做好該做和當下想要去做的事情,才有可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要往何處去。
當愛情出現(xiàn)時,仿佛抓住了逃避焦慮和迷茫的救命稻草。我把自己的一切時間都放在了她身上,企圖找到安全感。但這樣“瘋狂”的做法,把生活的一切都押寶在她身上,給她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以愛之名,極盡索取。一個沒有自我的人,注定是愛情中的失敗者。
找到自己的癥結(jié)后,我決定在畢業(yè)前做件有意義的事。
我架起攝像機,對班上的每一位同學進行了訪談。一方面是為大家留一個畢業(yè)的念想;另方面,我也想知道,究竟大家的大學是怎么過的。通過訪談我發(fā)現(xiàn),在畢業(yè)時有個好去處的同學,分為兩種。一種是做好自己本份事情的人。他們也許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但他們會盡力把專業(yè)課的成績考好,把績點刷的很漂亮。他們或是保研,或是出國,或是被推薦工作。第二種是一直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人。他們有的考上了中傳的動畫,北影的電影學,有的則去了北京電視臺從事自己喜愛的紀錄片工作。
每一個收獲充實大學生活的同學,他們的故事細節(jié)都不一樣,但獲得成功與幸福的道理又總是那么相似:要么做好自己本份的事,要么持續(xù)不斷的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把目光放在未來,讓身體踐行當下。
三、尋找自我,重頭再來
人在失意的時候,總會把自己想象的十分不堪。不堪背后的羞憤和不甘,往往能讓我們收獲改變自己的決心和勇氣。但是,生活如何繼續(xù),路該如何走,卻是一個需要理性和耐心思量的過程。
對我來說,生活已然失無所失,只能重頭再來。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即使狀況不像我這么糟糕,在很多情況下,也需要適時“斷腕”,拋棄存量,尋求增量。學歷光環(huán),火熱專業(yè),好的公司背景,這些所謂的平臺優(yōu)勢和背景加持,并不真正構成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競爭力的唯一來源,是自己做過和做成的事。尤其是那些,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喜歡做的,和具有成長意義的事。
更重要的是,這些我們做過和做成的事,是尋找和發(fā)現(xiàn)“自我”的重要資源。坎貝爾在《神話的力量》這本書里講,尋找“自我”,必須遵循“內(nèi)心的喜悅”。所謂內(nèi)心的喜悅,常常是那些我們不自知卻一直在做的事,是那些我們不自知卻真心喜歡的生活方式。這種獨屬于自己的內(nèi)心喜悅,需要回到正在做或做過的事情中去尋找。尋找到內(nèi)心的喜悅,便可以找到“自我”,也就能找到前進的方向。
2014年6月開始,我循著坎貝爾的指引,試著去尋找自我。我不再是以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看待自己的大學,而是以相對平和地心態(tài)審視自己的經(jīng)歷。當我把注意力聚焦在我做過什么這件事情上時,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驚喜。
大一的暑假,我曾在縣城獨自拉起一個10人的劇組。自己通過做家教籌措資金,供養(yǎng)劇組開支。最終成功導演了自己獨立編劇的第一部短片《再見七月》。此后的幾年,我和我的小伙伴,不斷的拍片,數(shù)次得獎。這些經(jīng)歷讓我意識到,我曾有過全力以赴并取得成功的經(jīng)驗,我有能力獨立完成一個項目。
但我后來真正著迷的,是學術性讀書。大二開始,我迷上了各種學術著作,從電影學到文化研究。雖然當時還無法做到深刻理解,但卻積累了被老師稱贊的學術素養(yǎng)。我常常會因為,在電影解讀上提出了理論性的新見解,而變得異常興奮?;蚴且驗檎n程小論成為范文,被老師逐句讀解時,而感到十分滿足?,F(xiàn)在看來,那完全是一種陷在理論中的偏執(zhí),讀書讀傻的癡呆狀態(tài),應該警惕。但這些經(jīng)歷,讓臨近畢業(yè)時的我明白,再次考研,繼續(xù)讀書,是我當時最好的選擇。
而就在6月底,南大新聞傳播學院傳來招考改革的消息。2015年的考試,將廢除我最頭疼的新聞史,轉(zhuǎn)而考察傳播學術史和批判理論。我意識到,我的機會來了。因為這些東西,恰恰是我在大學期間著迷和反復閱讀的部分。
于是,我決定再次考研。這個決定,是我是基于自己內(nèi)心喜悅,和自我優(yōu)勢判斷的理性選擇。
四、從頭再來,從養(yǎng)成踏實做事的習慣開始
確定了內(nèi)心喜悅和前進方向之后,該如何行動呢?
我并沒有像打了雞血一樣地一頭扎進書堆,也沒有著急去做復習計劃。因為我知道,表面上看,我的問題是不懂考研復習,但根源是,我沒有建立一個關于“做事”本身的底層邏輯,即沒有養(yǎng)成踏實且合理的做事習慣。培養(yǎng)做事的好習慣和正確思維,才能更大概率地取得好的結(jié)果,進而不斷累積自信心,實現(xiàn)更大的目標。
我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雖然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考試,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有備考的能力。
大學的考試,通常都只需要短時間的準備。短時間突擊,知識在腦子里短暫停留,考后即焚。備考過程的技術含量幾乎為零,純粹機械重復。大部分人的備考經(jīng)驗僅限于此,一種純粹的應激反應。
很多人都帶著這種機械模式,慌慌張張地跑進考研的戰(zhàn)場,進入這場需要持續(xù)半年以上的戰(zhàn)爭。他們就像是用100m競賽的沖刺,去跑一場馬拉松。或是早早退場,或是茍延殘喘至終點。付出了大四半年多的寶貴時間,除了換來一句“堅持就是勝利”的自我安慰,其他什么也沒有得到。
有人反駁過我,他說,我們曾有過“長時間的備考經(jīng)驗”,那就是高考。高考的確是一場漫長的戰(zhàn)斗,但高考和考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考試。
高考不是一個可以選擇的事情,它是父母、學校和社會合力造就的一場洪流。身處洪流之中的我們,無法思考它的由來和合理性。我們甚至都不用思考“如何去備考”,“做到何種程度”這些問題,因為老師都已經(jīng)將這一切規(guī)劃好了。我們唯一要關心的,就是如何更加努力地執(zhí)行老師的計劃。
而考研,是我們在經(jīng)歷過多彩世界,了解人生多樣可能后的一種個人選擇。這意味著,做下選擇的理由需要自己找,做下選擇后的責任需要自己承擔。從擇校到報考到備考,這一切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一旦我們懷疑自己的選擇,一旦我們不清楚備考過程中,走的每一步究竟有什么用的時候,我們就會陷入極大的焦慮。
考研是一件需要精細打算和計劃的事情。它的底層邏輯,是考察我們獨立處理復雜事件的能力。它考核的是,我們能否成為獨立面對困境的個體。它和找工作一樣,是我們從懵懂個體成為獨立自我的一項儀式。它絕不是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去往避難所的捷徑,相反,這些人只會在考研里遭受更大的打擊。
不懂備考,是因為我們真的不會處理復雜的事情。
對我們絕大部分人來說,做事憑的是慣性和感覺,而不是精細的計劃和邏輯。如果從上大學開始,在學習英語、Ps、PPt、編程等技能時,我們就有意識地去制定目標,去做目標拆解,為目標設定合理任務,并且定時考核,養(yǎng)成合理做事的習慣,那么考研并沒有那么難。因為我們早就已經(jīng)積累了理性做事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了理性做事的習慣。
我們身邊有很多同學,他們在大學里做了,并且做成了很多事情。因為大量的實踐和試錯,他們在反思和糾錯的過程中,漸漸知道了把事情做好的秘密,從而養(yǎng)成了行事的良好習慣。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某方面優(yōu)秀的人總是在其他方面也容易變的優(yōu)秀。為什么?因為他們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這些成功或失敗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自然內(nèi)化成了一種合理的做事習慣。
但是,大部分大學生,在大學時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少了,全力以赴去試錯的經(jīng)驗實在是太少了。沒有大量的試錯和嘗試,怎么可能修煉成一種科學合理的做事邏輯呢?
回想自己的大學生活,并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和注意力在興趣和技能學習方面,反而面臨一個很荒謬的境地:我感覺自己每天的時間多得用不完,需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殺死大把空余的時間,比如從早到晚的打游戲,比如不帶腦子的刷電視劇。
所以,不懂備考,不懂精細的做事邏輯,是因為我們過去的日子,過于輕松了。
面對考研和各種復雜事情的我們,多多少少都缺乏清楚明白的,為某一件事全力以赴的經(jīng)驗。
往者不可諫,來者尤可追。魔咒如何破?盡早行動。
決定再次考研,我知道自己需要盡快行動。但我也清楚的意識到,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只盯著眼前的困境。一口氣做下全盤的計劃,然后扎進資料的海洋,并不會取得太好的結(jié)果。因為通往勝利之門的鑰匙,不是現(xiàn)成的就插在鑰匙孔。需要我悉心的從生活的寶礦中開采出精華,熔鑄鍛造才能得到。
考研這把鑰匙所需要的精華,來自于我們?nèi)粘I钪?,培養(yǎng)的好的做事習慣。好習慣的第一步是提升“執(zhí)行”的質(zhì)量:鍛煉把小事做到極致的能力。
考慮到備考的時間壓力,我沒辦法通過做別的事情,來培養(yǎng)做小事的能力。于是我決定徹底放棄第一次考研的所有積累,清空庫存,通過重新做筆記來培養(yǎng)好的習慣。
7月,我開始做專業(yè)課的筆記。一方面是重溫基礎知識,尤其是核心概念。更主要的是,我在為自己尋找一種“把事情做到扎實”的體驗。核心的參考書,我一字不落的通讀。并且邊讀邊做歸納、批注和聯(lián)想。每讀完一章,我便把標出的重點和批注的心得,謄寫到筆記本上,添加新的思考。并且盡力做到不涂改。最后封上筆記,用說的方式,把筆記內(nèi)容大聲的復述出來。
在此過程中,我收獲了極大的快感。因為我知道,復述成功,意味著書的主要部分已經(jīng)被我完全拿下。這絕不僅僅是考試知識的收獲,而是關于人生意義的收獲,我收獲的是多年來少有的踏實感。大學惶惶不可終日的焦慮,都消散在這細碎的工作當中。
每一步,踏實走過。如此,我建立了第一層信心:我能把一個細節(jié)執(zhí)行得非常好。同時,這份踏實,也為建立自己的做事邏輯,打下了基礎。
光有踏實的態(tài)度,還不足以處理復雜的事情,我需要做一件復雜的事,來建立有“邏輯”的做事思維。但我想要的那個“邏輯”究竟是什么,我仍然不知道,我只是篤信這背后總存在某種規(guī)律。
考研論壇天花亂墜的考研經(jīng)驗貼,沒有一篇沒有解釋提到自己在考研前的大學經(jīng)歷,他們只是介紹了自己在考研過程中做了什么。萬字經(jīng)驗洋洋灑灑,沒有人試圖解釋自己考研與自己大學生活脈絡的關系,沒有人試圖解釋成功的底層邏輯到底是什么。
我迫切需要做一件事情來摸索這個“邏輯”,我希望在實踐中找到做事的“通理”。
機會來了。2014年8月初,在我爸的建議下,我報名參加了駕考。從駕考的訓練中,我明白了我所追尋的那個“邏輯”的真正含義。
教練教車時,我發(fā)現(xiàn)教練口中反復出現(xiàn)一個詞:“看點”,看關鍵的要點。不管是科二還是科三,它們都是由一連串“要點”連接起來的“程序”。每個“要點”包括“如何執(zhí)行”,“執(zhí)行到何種效果”兩個方面。只要把要點做好,基本上就能通過。我們以科二最難的倒車入庫(左后方倒車)為例,它通常有四個要點。
要點一,地標線與反光鏡重合時開始打方向盤一圈半。要點二,看左邊反光鏡,判斷左后輪與車庫口的位置,通過方向盤進行調(diào)整至不小于20公分的距離。要點三,等到左后輪安全進庫,再看右反光鏡,判斷車身與車庫邊線是否平行,直至車身擺正。要點四,回看左邊反光鏡,當反光鏡與車庫口的直角重合時,果斷踩下剎車。如此,便能完美入庫。
到此我忽然意識到,所謂做事“邏輯”,就是基于一個目標,設計一個由系列要點先后組成的程序。做好每一個要點,就是完成一個小目標。實現(xiàn)小目標,需要我們完成相應的任務,并通過考核達到一定指標。一系列小目標的先后完成,便可以最終達到核心目標。
我清楚的記得,在那個炎熱的下午,坐在教練車后排座位上的我,忽然意識到了這一點。我立刻用手機便簽按照“目標-做法-效果評價”的方式,把每一個要點完完整整地寫了下來。我很快便學會了倒車入庫。接著我又用這種做“清單”的方式,迅速地完成了科三的訓練。經(jīng)過40多天的時間,我在9月下旬順利拿到了駕駛證。
駕考的成功,我仿佛發(fā)現(xiàn)了某種了不起,但又的確是被老生常談的道理:一套有目標,有執(zhí)行,有反饋的行事邏輯。后來,我把這種行事邏輯概括為“要點清單”(目標—行動方式-反饋)。
懂得很多道理,為何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我們只是聽過這些道理,卻沒有讓它們與我們的生命體驗發(fā)生聯(lián)系,更沒有將它們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
我?guī)е{考的經(jīng)驗反思了考研。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都曾是“開黑車的老司機”,在無證駕駛的時間里,憑著磕磕絆絆勉強生存的經(jīng)驗在路上行車。我們指望每天被動地泡在書堆里,就能自動實現(xiàn)知識累積。我們以為考研和學習是自然而然的事,但真相卻恰恰相反,它是一件需要理性計算和設計的事業(yè)。
我所認為的做成一件事,尤其是像考研這樣長時間準備的工程,它本質(zhì)上一項理性工作,需要日日積累,日日考核。我們要清楚明白每日目標,每日任務,以及考核標準。
很多考研的孩子告訴我,我有計劃和邏輯呀。他們告訴我,9月要做完專業(yè)課筆記,10月要準備熱點議題,11月背誦筆記。然后我就追問,專業(yè)課有幾本?一本有多少章?一天要完成記多少內(nèi)容?每天大概花費多長時間?做筆記要做到什么程度?你如何做筆記?如何檢驗做筆記的效果?做完筆記之后要怎么辦?……
我想,大部分人時回答不上來的。其實,這些內(nèi)容在網(wǎng)上數(shù)不清的經(jīng)驗貼里都有提過,但是我們用不上。為什么?因為那些是別人基于自己情況的一種設計,我們通常覺得無法運用就選擇性忽略掉了。
現(xiàn)在,我建議大家?guī)е?ldquo;目標-做法—反饋”這個邏輯,重新去看網(wǎng)上所有成功或失敗者的考研經(jīng)驗,去分析他們的“要點清單”。然后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設計自己的目標。根據(jù)自己擁有的時間和考試科目,分割出小型的目標,然后制定“要點清單”。
我試圖提醒的是,真正的計劃和邏輯,是細化到每天,甚至是每小時的任務設計和效果考核機制當中去的??佳胁皇且粋€感覺上的努力,口號上的豪言壯語,而是一個精細計劃,心機重重的理性規(guī)劃。每一個行動,都是在為每天的目標服務。實現(xiàn)每天的目標,是抵達最后目標的必由之路。
寫到這里,我想向希望從我這里得到某些干貨的考研的戰(zhàn)友們說一聲抱歉,我沒有任何的干貨,我只想說明白我們何以曾經(jīng)失敗,何以能夠成功的底層邏輯。
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現(xiàn)內(nèi)心喜悅,是我們找到自己前進方向和為之全力以赴的底層邏輯。而“要點清單”,是我們通過踏實且極致的態(tài)度,把那最深沉的喜悅,以理性且有邏輯的做事方式,加以實現(xiàn)的底層邏輯。
強大自我,強大底層邏輯,我們方能取得進步。共勉。
五、后記
很多朋友后來問我:二戰(zhàn)很艱難吧?
我說,恰恰相反。正式備考的日子,是我20多年來最振奮的一段經(jīng)歷,因為我知道考研是我“內(nèi)心喜悅”指引下的選擇,是當時當刻使命的召喚,是我成為自我人生“英雄”的必由之路。更重要的是,在畢業(yè)后的三個月里,我通過刻意訓練,改變了自己的做事模式和思維。帶著這個思維,我復盤了第一次考研的經(jīng)歷,制定了合理的訓練計劃,并高效執(zhí)行。有了這兩點保障,我在正式開始復習的時候就清楚地知道:結(jié)果是一定的,我的任務是如何把過程走的精彩。
生活方式是隨心的選擇,但做事卻要靠邏輯。隨心的基礎是要尋找到自我,自我要回到自己做過和喜歡做的事情當中去尋找。當我們遵循內(nèi)心的喜悅,找到前進的方向時,把目光放在未來,把注意力聚焦于當下,有邏輯地安排并執(zhí)行好自己要做的事。
(實習小編:KiKi)
關于"最后階段,真題的正確打開方式_備考經(jīng)驗_考研幫"有15名研友在考研幫APP發(fā)表了觀點
掃我下載考研幫
最新資料下載
2021考研熱門話題進入論壇
考研幫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會關心:
來考研幫提升效率